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男性不育 > 无精

文章详细

无精症食疗吃哪些?

来源:惠州广济医院    发布时间:2020-06-25 08:13:09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无精症这种疾病要及时的医治,还要注意一些事项,无精症的饮食注意事项还是有很多的。相信很多人都在疑问什么是临床具体的无精症的饮食知识。

  无精子症是指是指多次精液检查(一般3次以上)均未发现精子者。无精症约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,病因繁多,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。一是睾丸本身功能障碍,称为原发性无精子症或非梗阻性无精症。二是睾丸生精功能正常,但因输精管道阻塞,精子无法排出体外,称为梗阻性无精症引。

  无精症的饮食需要好好注意的地方,大家一定要注意多了解清楚。常见的无精症的饮食护理方法就是多食用含锌的食物。微量元素锌也是生精子的主要因素,锌对维持男性生殖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锌能增强精子的活力。含锌丰富的有:牡蛎、虾、蛤、贝类、动物肝、胡桃仁、牛乳、豆类、麸皮及莲子等是必要的。需要注意的是每天锌的用量绝不能超过15微克,因为过量服用锌会影响人体内其他矿物质的作用。

  为了缓解无精症的病情,无精症患者可以多了解一些无精症的饮食护理方法。多食用含钙元素的食物。钙会影响到精子的活动力。缺钙会使精子运动迟缓,精子顶体蛋白酶的活性降低。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、豆制品、排骨汤、紫菜、虾皮、海带、稣鱼、裙带菜、金针菜、香菇、芥菜、芫荽、甜杏仁、葡萄干等。

  动物肾脏:食用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,是中医学“以脏养脏”理论的具体体现。因为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多种维生素及某些稀有微量元素,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。

  海参:可补肾益精、滋阴壮阳。富含碘、锌等微量元素。能参与调节代谢,降低血脂。所含的粘蛋白质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、促进造血功能、延缓衰老、滋养肌肤、修补组织等作用。

  山药100克、白米100克、白糖100克、清水1公斤。将鲜山药削皮后切成块,煮到七成熟时加米煮成粥,再加糖煮片刻即可。

  芡实:具有补肾固精、补脾除湿功能。含淀粉、维生素及矿物质。可与枸杞子同煮粥食。 芝麻50克、白米100克、蜜糖50克,清水1公斤。煮好后加入蜜糖即可。此粥能补益肝肾、润肠通便和乌须发,更有美颜作用。

  虾:能工巧匠补肾壮阳、通乳排毒。富含蛋白质、脂类、矿物质、维生素,钙、磷尤其丰富,是壮骨佳品,虾肉的提取物中还含有免疫增强物质。在营养学方面,很多植物和健康食品都有助于增加精子数量和提高精子质量。从南瓜叶中提取的新鲜深绿色汁液用同量的鲜奶稀释,每天一杯可以起到很强的滋补作用,有助于男性增加性欲,提高精子质量,恢复生殖能力。

  此外,多吃些补肾填精、益气养血生精之品,以提高精子的质量和活力,如:鳝鱼、泥鳅、鱿鱼、带鱼、鳗鱼、海参、墨鱼、蜗牛,其次有山药、银杏、冻豆腐、豆腐皮。因这些食物中含赖氨酸高,是精子形成的重要成分。

  另外,体内缺锌亦会使性欲降低,精子减少。应多吃含锌量高的食物,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含锌丰富的食物具有补肾的作用,对提高男性生育能力很有帮助;从西医的角度来说,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不但对前列腺有好处,还可以增加精子数量,而维生素E也有提高精子质量的作用。

  每天可以当零食多吃一点瓜子,南瓜子。此外,核桃,花生,榛子,松子等坚果类的食物含锌都比较丰富。如果严重缺锌,则好每日口服醋酸锌50毫克,定期检查体内含锌量。

  而水果方面应多吃含糖量高的水果,因为提高精子质量和活力与精囊中所含果糖的数量有关,如果精液中果糖含量低,容易引起死精症。建议多吃梨,苹果,葡萄,菠萝,甜橙等含糖量尤丰的水果。男性还应该多喝水,这样可以促进毒素排出,预防泌尿系感染。

  有些情况下,无精症的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,生活方式,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,比如患者的长期在高温高热的环境下工作等。当然,为常见的病因就是指各种比较常见的疾病,比如内分泌疾病,以及生殖系统的损伤等。

  惠州广济男科医院专家提醒,我们都必须要做好无精症的饮食护理工作,做好日常的预防保健,对避免复发很关键。在生活中,大家可以多进行这些无精症的饮食护理方法,这样对缓解无精症病情十分有效果。

上一篇:无精症患者还可以生育吗
下一篇:关于男性梗阻性无精症具体情况怎么样

热点资讯

常见问题

关于男性梗阻性无精症具体情况怎么样
关于男性梗阻性无精症具体情况怎么样?梗阻性无精子症是由于输精管道的梗阻使... [详细]
男性患上先天性无精症的原因有哪些
男性患上先天性无精症的原因有哪些?先天性无精症是无精症中很常见的一种,不... [详细]
无精症病因有哪些
无精症病因有哪些?在所射出的精液中连续3次找不到一个精子,称为无精症。无... [详细]

惠州广济医院 版权所有 接诊时间:08:00-21:00(节假日不休)医院地址:惠州市河南岸白泥三路2号
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,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,具体诊疗还请遵照医师意见 ICP备案号:粤ICP备16045216号